已故院士
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 > 科研隊伍 > 院士專家 > 已故院士

何澤慧

  何澤慧是我國著名物理學家,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,中國人民政治協(xié)商會議第五、六、七屆全國委員,空間科學學會原常務理事,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長。

  她1914年出生于江蘇蘇州,籍貫山西靈石。1932年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,她不為當時社會上對婦女的傳統(tǒng)偏見所動搖,自強不息,以優(yōu)異成績完成畢業(yè)論文。1936年得到原籍山西省的資助,到德國柏林高等工業(yè)大學技術物理系攻讀博士學位,出于抗日愛國熱忱,她選擇了實驗彈道學的專業(yè)方向;1940年以“一種新的精確簡便測量子彈飛行速度的方法”論文獲得工程博士學位。

 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(zhàn)爆發(fā),她不得已滯留德國。為了更多地掌握對國家有用的先進科學技術,她于1940年進柏林西門子工廠弱電流實驗室參加磁性材料研究;1943年到海德堡威廉皇家學院物理研究所,在玻特(W.Bothe)教授指導下從事物理研究,首先觀測到正負電子碰撞現(xiàn)象,被《自然》雜志稱之為“科學珍聞”。1946年春天,她從德國到法國巴黎,和大學時期的同學錢三強結婚,開始了共同的科學生涯。他們一起在約里奧-居里夫婦領導的法蘭西學院原子核化學實驗室和居里實驗室工作,合作發(fā)現(xiàn)三分裂和四分裂現(xiàn)象(她首先捕捉到世界上第一例四分裂徑跡),在國際科學界引起很大反響。以該實驗為開端而引發(fā)的一系列研究及成果,深化了人們對于裂變現(xiàn)象的認識。

  1948年夏,何澤慧同錢三強一起,懷著滿腔的愛國熱忱,歷盡艱辛回到祖國,參加北平研究院原子學研究所的組建。新中國誕生后,她全身心地投入了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(1953年改稱物理研究所)的創(chuàng)建工作,為了建立我國自己的實驗技術基礎,選擇了制備乳膠作為研究課題。

  1955年初,中央決定大力發(fā)展我國的原子能事業(yè),何澤慧積極領導開展中子物理與裂變物理的實驗準備工作。1958年,我國第一臺反應堆及回旋加速器建成后,她擔任中子物理研究室主任,為開拓我國中子物理與裂變物理實驗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。在她的部署和指導下,在反應堆和加速器上建立了各類實驗裝置,陸續(xù)進行了中子物理和裂變物理領域多方面的研究,掌握了各種熱中子和共振中子核數(shù)據(jù)等的測量方法。她還看準了快中子譜學的國際發(fā)展趨勢,不失時機地安排力量開展研究,使我國快中子實驗工作很快達到當時的國際水平。

  何澤慧對中國原子彈、氫彈的成功研制做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。以原子能所為基地,在錢三強的領導和何澤慧等人的指導下,開展了脈沖中子測量、臨界試驗物理方案及實驗裝置的研究,同時開展了中子源的研究和試制。由于一些關鍵的有分歧的國外數(shù)據(jù)只能靠自己的實驗來澄清,例如:235U的熱中子裂變截面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基本數(shù)據(jù),在國外文獻上發(fā)表的這個數(shù)據(jù)存在明顯的分歧;1962年,何澤慧提出利用自制的載鈾乳膠和載硼乳膠來進行測量,經(jīng)過研究人員的共同努力,得到了精確的結果,至今仍與國際上推薦值一致。1963年前后,何澤慧考慮到中子標準工作的重要性,建議專門成立一個中子標準組來建立中子源強度和中子通量的標準。幾年之后,中國就有了自己的中子標準,并用以解決了一系列實用問題。20世紀80年代中期,在這些工作基礎上改進重建的兩項中子標準,參加了國際比對,達到國際先進水平。  何澤慧自1964年起擔任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長,1965年赴河南安陽參加社會主義教育運動?!拔幕蟾锩敝?被作為“反動學術權威”受到錯誤的審查和批判;1969年冬,下放到二機部,在陜西合陽的“五七”干校參加農業(yè)勞動。

  1973年,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后,何澤慧擔任副所長。她關注發(fā)展新的科學生長點,領導開展交叉學科研究,推動了我國宇宙線超高能物理及高能天體物理研究的起步和發(fā)展。在她的倡導與扶持下,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宇宙線研究室通過國內、國際合作在西藏甘巴拉山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(5500米)高山乳膠室;從無到有、從小到大地發(fā)展了高空科學氣球,并相應地發(fā)展了空間硬X射線探測技術及其他配套技術。

  何澤慧院士熱愛社會主義祖國,熱心科學事業(yè)。幾十年來,她把愛國深情全部傾注對祖國科學事業(yè)的奉獻之中,不計個人得失。在科學研究中,她堅持嚴謹求實的學風,尊重客觀事實,擅于從實驗現(xiàn)象中捕捉問題,有所發(fā)現(xiàn)和創(chuàng)新。她一貫倡導盡量利用簡單的實驗條件做出有意義的研究結果,并始終身體力行,形成自己科研工作的一個突出風格。

  何澤慧院士滿腔熱情地培養(yǎng)、愛護和保護年輕人,在她的帶領和影響下,一批年輕人迅速成長為我國空間科學事業(yè)各個方面的骨干力量和帶頭人。

  1980年,何澤慧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(shù)學物理學學部委員。直到耄耋之年,她仍然堅持全天上班,繼續(xù)關心著我國高能物理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。1997年,她獲得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。

  何澤慧院士個人生活極其簡樸,平易謙虛,沒有架子。她堅持實事求是,絕不茍且附和。她摒棄虛榮和風頭,在榮譽面前始終保持著冷靜清醒的頭腦。

  何澤慧院士的一生為我國的科教事業(yè)做出了重要貢獻,她的功績將永遠記載在中華民族的光輝史冊上。她的逝世,是我國科教界的重大損失。她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,孜孜不倦、畢生以求的科學探索精神,嚴肅認真、自強不息的工作態(tài)度,謙虛謹慎、誨人不倦的治學態(tài)度,是我國后輩科技工作者的楷模。

   何澤慧院士因病于2011年6月20日7時39分在北京逝世,享年97歲。

  

地址:北京市918信箱 郵編:100049 電話:86-10-88235008 Email:ihep@ihep.ac.cn
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備案序號:京ICP備05002790號-1 文保網(wǎng)安備案號: 1104025000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