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和生
- 類別: 院士
- 研究方向:
粒子物理
- 學歷: 博士
- Email: chenhs@ihep.ac.cn
- 地址:
- 郵編: 100049
陳和生院士,粒子物理學家。1970年畢業(yè)于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原子核物理專業(yè),1984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物理學博士學位。曾任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(1998-2011)、中國高能物理學會理事長、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、亞洲未來加速器委員會主席等職。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?,F(xiàn)任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主任、國家“十二五”重大科學工程中國散裂中子源工程指揮部總指揮和工程經(jīng)理,核電子學與核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。第十一、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。全國創(chuàng)新爭先獎章獲得者。
陳和生院士長期從事粒子物理實驗研究。1979年至1986年在德國DESY參加丁肇中教授領導的Mark-J實驗,為膠子物理研究和精確檢驗標準模型作出重要貢獻。1983年起參加歐洲核子研究中心L3實驗物理方案制定和探測器設計,負責強子量能器設計、模擬和重建程序工作,主持tau物理分析組工作,對精確檢驗標準模型、測定電弱參數(shù)和中微子代數(shù)等作出重要貢獻。1995年至1997年主持阿爾法磁譜儀(AMS)大型永磁體系統(tǒng)的研制,在北京成功研制了人類送入太空的第一個大型磁體。該磁體于1998年搭載航天飛機進行了首次飛行,并于2011年送到國際空間站長期運行,該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(第一獲獎人)。
?
陳和生提出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(BEPC)發(fā)展的科學目標和設計方案,擔任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(BEPCⅡ)經(jīng)理,按計劃完成工程建設,達到設計指標,性能提高了100倍以上。BEPCⅡ的大型高能物理實驗國際合作組——北京譜儀Ⅲ獲取了該能區(qū)世界最大的數(shù)據(jù)樣本,取得了包括“首次發(fā)現(xiàn)帶電類粲偶素Zc(3900)及其伴隨態(tài)”等多項重大物理成果,被美國物理學會評為2013年世界物理學11項最重要的物理成果之首。BEPCⅡ保持和發(fā)展了我國在粲物理研究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。“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”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。
?
陳和生主持國家“十二五”重大科技基礎設施——中國散裂中子源的建設,是主要倡議者之一,擔任工程指揮部總指揮和工程經(jīng)理部經(jīng)理,主持了工程的設計和建設。散裂中子源采用了創(chuàng)新設計方案,多項指標進入國際先進行列,2018年3月按計劃完成工程建設,性能全部達到或優(yōu)于驗收指標,調試速度遠超過國際上其他散裂中子源,靶站最高中子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,使我國的中子散射技術及應用和強流質子加速器技術實現(xiàn)了重大跨越,使我國進入世界四大散裂中子源的行列。2018年8月,散裂中子源工程順利通過國家驗收。